作者:
點擊次數:
4
電子行業,產品迭代速度快、供應鏈協同復雜、品質要求嚴苛、成本控制壓力大等特點,使得精益生產管理成為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抓手。豐田生產方式(TPS)作為精益生產的榜樣體系,其“消除浪費、持續改善、尊重人性”的核心理念,已被眾多電子企業借鑒應用。戴爾集團作為全球電子制造業的知名企業,為實現“DM2020制造戰略”、建設七星工廠,曾通過對標TPS開展精益生產改善項目,其實踐過程與成果,為電子行業精益轉型提供了具有價值的參考。一、項目背景:以TPS對標為起點,找準精益改善方向電子行業的生產場景中,生產流程長、環節多(如元器件采購、SMT貼片、組裝測試、倉儲物流等),任何一個環節的效率滯后或品質波動,都可能影響整體交付與成本控制。戴爾集團在推進精益生產前,雖已形成一套適配自身的精益管理體系,且在“拉動式生產、準時交付、零庫存管理”等核心環節表現突出,但為進一步向“業界更高水平”邁進,選擇以TPS14項原則為對標標準,聯合咨詢團隊對生產現場開展綜合評價。此次對標評價采用“分項評分+綜合匯總”的方式,每項原則滿分100分,戴爾集團綜合得分為82分。從分項評分來看,部分原則表現優異——如與“拉動式生產”“準時交付”相關的原則評分超過90分,體現出其在供應鏈協同與交付能力上的優勢;但同時也暴露了明顯短板:得分低于80分的原則有5項,分別是原則6(標準化管理)、原則7(可視化管理)、原則10(員工培養)、原則12(現地現物解決問題)、原則14(學習型團隊建設)。這些短板恰好擊中電子行業精益生產的關鍵痛點:例如標準化不足易導致多品種小批量生產中的操作波動,可視化管理缺失會影響異常問題的快速響應,員工培養不到位則難以支撐持續改善需求?;诖耍鳡柤瘓F明確將這5項短板作為核心改善方向,為后續精益項目劃定了清晰目標。二、分層改善:聚焦電子行業痛點,落地TPS核心方法針對對標診斷出的短板,戴爾集團結...
發布時間:
2025
-
10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