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檢的目的是防故障于未然,通過對設備進行日常點檢,可以提前發現設備故障隱患,提出消除故障的措施,保持設備性能穩定,延長設備零部件的壽命,達到提高設備效率的目的。
大多數公司都有在開展設備的點檢工作,但是真正能將設備點檢做好的,通過點檢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公司卻不多,更多的公司都是剛開始時能認真去執行點檢工作,但是慢慢就會流于形式,點檢工作也就變成了員工只在點檢表上點檢,而脫離了現場,變成紙上談兵。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設備點檢工作呢?個人認為以下幾點非常重要。

合適的標準
以我接觸的很多公司為例,大多都有自己的點檢標準,表格也做的很漂亮,也遵守了點檢的8定原則,但是每次我問現場的員工,你知道為什么要點檢這些內容嗎?能回答出來的很少,大多數都是這樣回答的:這是設備部門工程師做出來的,他讓我們點檢什么我們就點檢什么,至于為什么要這么做,我不知道。可以看出來,大多數的企業,設備的點檢標準,都是設備工程師在辦公室里面,按照設備說明書編寫出來的,可以這樣說,其實他們自己也不太清楚為什么要點檢這些內容,只是根據說明書上設備制造商的建議做出來的,而且是終身適用版本。
那一份好的點檢標準應該怎么做呢?首先點檢的標準應該是來源與現場,設備工程師與操作員工共同制定出來的,定期進行更新的標準。其次,點檢內容應該包含設備運行的基本條件檢查、安全檢查、工藝參數檢查、故障頻發點檢查等內容,對不同的內容,確定合適的點檢周期與點檢人員。
專業的點檢人員
操作員點檢必須經過培訓認證才能上崗,很多公司都忽略了這一步,直接把點檢表發下去,至于你要怎么檢,你自己看著辦。導致的結果就是點檢流于形式,起不到任何作用。專業的一線點檢人員,必須要具備如何使用五感來判斷點檢部位是否存在異常,能使用簡單的點檢工具,能快速識別異常,并能處理簡單的異常。

嚴謹的點檢管理制度
人的常態心理就是有人管的事,肯定會認真做,也能做的很好,一旦沒人關注了,時間一長,就松懈了。點檢工作也是一樣,管理層必須時時關注,還需要召開定期的點檢討論會,討論點檢發現的問題,是否需要更新標準等等。同時要有一套激勵措施,做的好的,要表揚、激勵,做不好的要考核,有獎有罰,創造比學趕幫超的氛圍,調動員工積極參與。
總之,點檢工作要做到因設備而異,因時間而異,因條件而異,因狀態而異,不要千篇一律,終身不變,相信掌握以上方法,點檢工作會越做越好,能真正達到提前發現設備問題,預防設備突發故障的目的。

本文為冠卓咨詢原創文字作品,任何人或組織不得對本文進行篡改,轉載或以盈利為目的行為,一經發現,將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