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流圖(Value Stream Mapping,簡稱VSM),又稱價值流程圖,用于形象化描述物流和信息流,是貫穿于整個生產制造過程,是發現浪費、改善問題的必備工具之一。
1、價值流圖概述
從歷史來講,價值流圖在1980年代,由豐田公司的兩位首席工程師率先運用,目的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發展至今,價值流程圖已成為豐田精益制造(Lean Manufacturing)生產系統框架下的一種用來描述物流和信息流的形象化工具。VSM存在的最大的價值及意義就是,尋找到生產過程中的浪費(不增值的活動)、并且消除它。
價值流圖對生產制造過程中的周期時間、當機時間、在制品庫存、原材料流動、信息流動等情況進行形象化描述,通常包括對“當前狀態”和“未來狀態”兩個狀態的描繪。
VSM的形象化描述,能夠幫助我們識別目前和未來的價值狀況,發現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尋找改善機會。同時,價值流圖的描述也有利于對生產流程進行指導優化。
2、價值流圖的構成
VSM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組成:
供應商--提供原材料;
公司內部系統--公司內部運營管理系統,如ERP。
物料流--主要指公司內部生產線物流,一般由人、機、料三者構成。
客戶(顧客)--顧客發出信息,如提交訂單等。
3、價值流圖常用符號
價值流圖是通過各種符號與圖形,形象化地描述生產制造過程中的物流和信息流、過程流以及時間。以下是基本常用的價值流符號:

4、價值流程圖七種工具
流程活動圖(Process Activity Mapping)。起源: 工業工程。
供應鏈反應矩陣(Supply Chain Response Matrix)。起源: 時間加速與后勤學。
生產多樣性漏斗(Production Variety Funnel)。起源: 運營管理。
質量過濾圖(Quality Filter Mapping)。
需求擴大圖(Demand Amplification Mapping)。起源: 系統動力學。
決策點分析(Decision Point Analysis)。起源: 有效消費者反應/物流學。
物理結構圖(Physical Structure Mapping)。
本文為冠卓咨詢原創文字作品,任何人或組織不得對本文進行篡改,轉載或以盈利為目的行為,一經發現,將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