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義:
透過小組討論,對某事項或工程的實施進行,建立最佳的日程計劃并管理,使其能順利完成的一種手法
(二)箭條圖記號名稱:
a. A作業完成才可開始B作業
b. A為先行作業,B為后接作業
c. B與C為平行作業
d. 圈表示示結合點或起點或終點
e. 實線箭頭示須花時間之作業
f. 虛線箭頭示不須花時間之作業
g. 圈內之數字表示作業順序
h. 一個作業只能用一個箭頭
i. 不得有回路

a.用于新品開發計劃和管理;
b.用于產品改進計劃制訂和管理;
c.試生產階段計劃制訂和管理;
d.量產階段計劃制訂和管理;
e.工廠遷移計劃及管理;
f.工程安裝、修繕計劃和管理;
g.各種事務的統籌.
a.各項工作能不能如期完成,對整體計劃能否如期完成的影響關系,表現得相當清楚。
b.若各項工作提早或延后完工的話,對整個計劃的最終完成日期,有多少改變,立即可以得到量化。
c.對計劃的安排有條不紊。
(五)箭條圖的做法
a.明確主題
b.確定必要的作業和(或)日程
c.按先后排列各作業
d.考慮同步作業,排列相應位置
e.連接各作業點,標準日程
f.計算作業點和日程,計算作業的最早開工、最早完工日程,最晚開工、最晚完工日程,總剩余日程和獨立剩余日程等6種時間,根據計算結果,確定關鍵路線,即要經線,并進行進度優化。
g.畫出要經線,計算要經線日程
(六)箭條圖關注點
a.確定項目工期
b.通過確定關鍵路線,控制項目總進度
c.關鍵路線(要經線)確定原則:該線路上的任何作業有所變化都會影響到總工期的變化,即剩余時間為零的作業構成的路線
d.通過確定各作業的最早開工時間和最晚開工時間,以優化組織資源配置與合理分
a.最早結合點日程的計算
最早結合點 = 最早結合點日程+ 作業所需天數
最早結合點 = 最大的(最早結合點日程 + 作業所需天數)
b. 最遲結合點日程的計算
最遲結合點 = 最遲結合點日程- 作業所需天數
最遲結合點 = 最小的(最遲結合點日程 - 作業所需天數)
c. 剩余時間的計算
剩余時間 = 最早結合點- 最遲結合點
d. 最早開始日程計算
最早開始日程= 最早結合點日程
e. 最遲完成日程計算
最遲完成日程 = 最遲結合點
f. 最遲開始日程計算
最遲開始日程 = 最遲完成日程- 作業所需天數
最遲結合點 = 最小的(最遲結合點日程 - 作業所需天數)
g. 總剩余日程計算
總剩余日程 = 最遲開始日程- 最早開始日程
總剩余日程 = 最遲完成日程- 最早完成日程
h. 獨立剩余日程數計算
獨立剩余日程 = 最早開始日程-最早完成日程
a.有結束才有開始
b.要考慮到平行作業,不多花時間
c.一個作業只能用一個箭頭
d.順序一般從左向右
e.不得有回路
現在有一個部件,它有兩個部分組成,由四個工序 完成。為了節省時間,加工管子和加工盤子可以同時開始,將以上的工藝過程用箭條圖表示如下:

如果用A表示加工管子,B表示加工盤子,C表示鉆孔,D表示焊接,則每個工序之間的關系可以列表和繪圖如下: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