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企業實施NPS的目的
1.快速提升勞動生產率
2.降低不良率
3.減少庫存
4.縮短交貨期
5.節省生產空間
6.降低成本
?
02
生產中的七種浪費
?
7.等待的浪費;
8.搬運的浪費;
9.不良品的浪費;
10.動作的浪費;
11.加工過剩的浪費;
12.庫存的浪費;
13.在制品過多的浪費;
?
03
生產效率
?
14.假效率:指固定的人員做出更多產品的方式。
15.真效率:以最少的人員僅做市場需要量的產品。
16.個別效率:以個別作業員的效率稱做個別效率。
17.全體效率:最后完成品的量的多寡以及配置人員的多寡。
18.稼動率:市場需要量除以最大產能。
19.可動率:設備需要被使用時的使用幾率。
?
04
導致庫存的十一個理由
20.“時代錯誤”的庫存
21.“積習難改”的庫存
22.“產能不均”的庫存
23.“制程集結”的庫存(如大批在制品等待涂裝或清洗)
24.“消化不良”的庫存(如大批涂裝或清洗過的在制品等待分配)
25.“候鳥作業”的庫存(多能工所產的在制品不能馬上進入下一個工序)
26.“討厭換模”的庫存
27.“月底趕貨”的庫存
28.“基準沒改”的庫存(采購周期或每天物料耗用率改變導致的庫存)
29.“顧及安全”的庫存
30.“季節變動”的庫存
?
05
NPS四大生產技法
?
31.流線化生產
32.安定化生產
33.平穩化生產
34.超市化生產
35.流線化生產(也叫均衡化生產):最終裝配線每天遵循循環時間以均衡的數量制造各種產品。
?
06
平順化
?
36.一個多能工操作數個不同制程的設備,設備布置垂直化,整條生產線速度平衡與順暢,強調可動率。
37.總量均衡:每個時間段(一天)都生產相同的數量。
38.品種均衡:消除每天不同品種產品流動的波動(要求可以迅速進行作業轉換)。
?
07
建立流線化生產的八個條件
?
39.單件流動;
40.按制程順序布置設備;
41.生產速度同步化;
42.多制程操作的作業;
43.作業員多能工化;
44.邊走邊做的走動作業;
45.機器設備小型化;
46.生產線布置U型化及IO一致。
?
08
流線化生產的建立有以下12個方面
?
47.全員改善意識;
48.成立示范改善小組;
49.選定示范生產線;
50.現狀調查分析;
51.設定產距時間(每日工作時數/每日市場需要數);
52.決定設備、人員的數量;
53.布置“細流而快”的生產線,要以制程加工順序以逆時針流動,設備盡量拉攏過來,減少走動及物品搬運的距離,設備必須小型化、滑輪化、專用化;
54.配置作業人員;
55.單件流動;這是終極目標,可先小批量,再過渡到單件流動;
56.維持管理;
57.水平展開;
58.向無人化管理邁進。
?
09
設備布置的三不政策
?
59.不落地生根;
60.不寄人籬下;
61.不離群索居。
?
目的:
人員配置彈性化,生產品種、數量彈性化。
效果:
1)及時發現浪費所在;
2)靈活調整生產量及種類;
3)考慮到其他間接部門浪費的排除。
?
要點:
1)能做出標準作業的生產線;
2)沒有浪費的物流;
3)信息的流動;
4)少人化的生產線;
5)能夠得到全數檢查效果的品質保障;
6)保全性;
7)安全性;
8)整體布置。
?
10
容易被差遣的設備特點
?
62.小型化
1)穩定性:產品品質穩定,運轉穩定;
2)流動化;
3)變換快。
63.設備要裸體才好
“裸體”設備指僅具備基本用途的機器。
64.設備要流動
管線不要像葛藤般,設備要象快餐車一樣,出入口一致化。
65.面力求狹窄??
前制程的出口即為后制程的入口。
?
11
機器的三不原則
?
66.不做切削空氣的動作
67.不做木偶動作
68.不做立定動作
69.輸送帶變成“成長帶”
?
輸送帶的不利原因有:
1)取放動作的浪費;
2)等待的浪費;
3)在制品過多的浪費;
4)空間的浪費。
?
成長帶的形成:
1)邊送邊做;
2)?劃分帶距線;
3)?以產距時間設定速度;
4)?設立接棒區;
5)?設立停線按鈕。
?
12
安定化生產
?
70.人員的安定首先要分離標準作業與非標準作業,并指定由“水蜘蛛”負責非標準作業。
?
13
標準作業的設立要掌握三個要素
?
71.產距時間(循環時間或節拍):生產一個單位產品所必須的時間域;循環時間=一天的實際勞動時間/一天必須的生產數量。
72.標準作業順序:每個作業人員應該執行的多種作業的標準順序。
73.標準持有量:在每個作業人員執行標準作業時。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