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業4.0、中國制造2025的深度推進,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開始準備邁入智能制造的領域,那智能工廠要從何入手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的聊聊智能工廠的設計與規劃。
首先我們從制造工廠的流程分析,所有的制造工廠都有3個重要的流程:信息流、物流、作業流。這“三個流”幾乎貫穿了產品的整生命周期,同時這“三個流”也是CPS(信息物理系統)的基礎,CPS的意義在于將物理設備聯網,是連接到互聯網上,讓物理設備具有計算、通信、精確控制、遠程協調和自治等五大功能,而CPS也是智能工廠的重要組成。由此來看,制造工廠的這“三個流”也是智能制造工廠的基礎。

智能工廠的規劃與設計的核心,也正是信息域和物理域這兩個維度,如下圖所示,那我們就從這兩個維度來進行分析,看如何來進行智能工廠的規劃與設計。

我們先來看看物理域,記得我上一篇文章《智能制造與精益》中說到,一個精益的工廠,才適合推行智能制造改善,如果一個工廠連管理標準化和作業標準化都沒做到,推行智能工廠是會比較吃力的。 我們可以看到,物理維度就包含了工廠的精益化和自動化,精益化的工廠除了前面提到的管理標準化和作業標準化之外,還包括了一系列的內容,如精益的產線設計與車間布局、精益的價值流程、穩定的產品質量等等。這些都是為物理域這個維度的另一重要部分“自動化”打基礎的,在此基礎上,我們就可以來設計規劃工廠自動化了,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自動化也包含了兩大方面,一個是制程自動化,一個是物流自動化。制程自動化也就是整個作業流程的自動化設計和規劃,通過對作業流程的梳理,識別出可以“以機替人”的改善機會點,進行自動化的提升改造,達到減員增效、提高質量穩定性等目的。物流自動化則指的是廠內物料收發、運輸、配送的自動化、智能化,這里可以根據工廠特點,設計無人智能運輸配送、智能倉庫等,目的是實現無人化的倉庫管理和物料配送。
再來看看信息域維度,信息域里面包含了數字化和智能化,大家都在說我們要打造數字化工廠,那數字化工廠有什么特點呢?我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入手,一個是工藝數字化,數字化工藝平臺包括幾個方面的主要內容:結構化工藝設計、數字化工藝仿真分析、數字化工藝文檔審批和管理。也就是說在智能工廠中我們可以通過仿真工廠,來驗證我們的工藝設計是否可行,可以加快產品開發的速度,規避風險。另一個及是流程的數字化,流程的數字化可以讓我們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進行有效的追溯,同時也可以為我們提供實時管理的數據,隨時了解生產現場狀況,使管理更加輕松、透明、有效。而數字化工廠的實現,則為工廠大數據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撐,管理層可以通過大數據,對戰略性的預測進行分析,也為高層決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總體來說,通過CPS對工廠信息、物理兩個維度進行互聯互通,使工廠具備“智慧”,利用大數據的平臺,使工廠具備“分析、學習”的能力,從而實現工廠的智能化管理。
本文為冠卓咨詢原創文字作品,任何人或組織不得對本文進行篡改,轉載或以盈利為目的行為,一經發現,將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