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于學禮
點擊次數:
156
標準工時對于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到報價、成本管理,小到方法研究都離不開工時的支持,但做過這么多的改善項目,經歷過這么多的企業卻發現國內企業對于工時的管理缺乏非常嚴重,有的是公司不知道工時管理的重要性,有的企業卻是不愿意付出額外的人力支出而現有人力又不具備相應的技能,所以造成了現在這種最重要基礎的數據卻是無人管理的局面,這里對標準工時的建立與管理簡單的做個分享,希望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所謂標準工時是指在一定的工作方法、條件,任何正常的人,以正常的速度能完成某項作業的時間。標準工時制定要具備四項基本條件:合格工人、作業標準、正常的環境和條件以及和正常速度。合格工人就是我們觀測的對象不能是新人,他要具備操作本崗位的作業技能,但也并不意味著越熟練越好,因為熟練員工的作業速度往往很快,員工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達到這樣一個速度,如果按照員工技能從0到100份的話基本在75到80分左右的員工我們可以定義為合格員工。作業標準用白話來講就是如何作業,通常標準作業包含標準作業順序、標準作業時間以及標準在制品三個要素,他規定了員工按照什么樣的順序、方法進行生產作業,如果觀測過程兩名同崗位的員工作業的方法都不一樣那到底以哪一個為準呢?正常的環境即作業環境中光照、噪音等在需要的水平;我們常用發撲克牌的速度來描述作業速度的快慢,52張一副撲克牌在30秒內平均分成四份,這樣的速度我們認為是員工能夠持續維持的作業速度,類似于飛機飛行過程的“巡航速度“。標準工時并不等同于測量工時,測量時間只是標準時間的一部分,標準時間是由觀測時間、評定時間和寬放時間三大部分構成,觀測時間和評定時間構成正常作業時間,也就是正常情況下作業的周期時間。正常時間=測定時間*評定系數,簡單來說評定系數就是與正常作業速度的的差距狀況,如果作業速度過快那么評定系數就是大于1的數,如果作業速度慢則評定系數就是一個小于1的數。員工除了正常的...
發布時間:
2020
-
11
-
01